被母親多次催生二胎,他怒懟:大哥因您離了婚,難道非讓我也離嗎

01
開門見山地問一句:作為父母,該不該過問子女生孩子的事情?有沒有必要去「計較」孩子的性別是男還是女?
生活中,因為干涉子女生孩子以及過分看重孩子性別而引起的家庭矛盾不再少數。
有些父母,思想和認知已經根深蒂固,不但喜歡催子女生孩子,而且對孩子的性別還有「講究」,他們總覺得男孩子才是根、才是依靠,哪怕要辛辛苦苦地攢錢,買房買車出彩禮,傾盡一切去「貢獻」,都是值得的。畢竟男孩子是傳承,又能進族譜,父母遇到了事情,基本上也是男孩子拿主意的多,即便是這個男孩不如父母預期的那樣爭氣,但只要有,就是底氣,說出去就是好聽。這樣的父母,基本上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只會一味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事,很容易固步自封。
當然,也有些父母,雖然在某些方面和子女觀念不一致,有些思想依然還停留在以前的階段,但他們能控制住自己,不去插手子女的事情,即便是幫子女帶了孩子,他們也很注重分寸、界限,不該說的、不該管的,看得慣的、看不慣的,全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樣的父母,儘管和子女在平日的相處里有點小摩擦、分歧,但基本上不會和子女有大的矛盾,一大家人過得還算和睦。
其實,在子女生孩子一事上,做父母的,最是要「置身事外」:子女何時生孩子、要生幾個孩子、對孩子的性別有沒有要求,全靠他們自己做主,這樣一來,他們如果遇到了難處、矛盾,至少不會歸咎到父母身上。
很多時候,父母過分的「操心」其實是一種負擔,非但不能替子女解決問題,反而會把子女的生活攪得一團亂。

02
今天的案例是一位男性讀者的分享,他稱因為母親的「沒分寸」,自己一直都感到苦惱,直到最近,他忍無可忍、終於「爆發」,和母親把話說了個明白,只不過,他倒是輕鬆了,但他的母親回了老家、自此更是怨起了他,罵他不孝,指責他「用人時是一副態度,用完了就換上了另一副面孔」。
這個男讀者因為什麼,和他母親反目了呢?
很常見的問題:孩子,二胎。
暫且稱他為陳帆吧,他有一個剛滿三歲的女兒,眼看著女兒秋季就要上幼兒園,他和妻子都能鬆一口氣,誰知,他的母親卻時不時地催他再要一個,最起碼要「兒女雙全」。
老母親催生的程度讓他有多無語呢?
他只要在家、不出差,基本上每天睡覺前都要被母親拉到一邊,暗暗叮囑「再造一個小人兒」,這還不算最過分的,周末帶孩子出去玩,如果帶上母親一起,那看到調皮的男孩子,或者是倆兒子的家庭,老母親一定會說上一句,「還是男孩子能給人安全和踏實感!你們趁著年輕,身體也允許,我又能幫幾年,一定要抓緊生個胖小子!」
以前,老母親基本上就只是偶爾提一下要二胎的事情,那個時候,礙於她一直在幫自己帶孩子,陳帆和妻子要麼是一笑而過,要麼就附和兩句,稱等經濟條件好了再說;可最近這一年,不知是不是覺得倆兒子都沒能生一個孫子,心裡有點不甘和遺憾,老母親催陳帆生二胎是越來越頻繁。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一下陳帆的哥哥,他比陳帆大三歲,也是只有一個女兒,只不過,他女兒兩歲半的時候,因為老母親愛嘮叨、「急著抱孫子」,婆媳倆大吵了一架,那之後大概兩個月,大嫂便和哥哥離了婚,她帶侄女離開之前,扔下了一句「不尊重女孩子的家庭,不配擁有女兒」,自此,再也沒讓陳帆的哥哥見過孩子。

「我嫂子事業心比較重,看得也開,她覺得孩子一個就行,不管男孩子還是女孩子,只要教育好了,都能有大出息,都能讓父母指望得住;可我老娘不這樣想啊,老人家畢竟是舊思想,又覺得老家沒男孩不行,於是,她們婆媳倆就鬧上了!我大哥自離婚後,一直到現在,四年了,都沒有找到合適的,他也曾找過大嫂,想要復婚,但被無情拒絕了!我母親看我大哥那樣,所以,她的重心便放在了我這裡。」陳帆很是坦誠地解釋自己這一大家的情況。
誠然,也正是因為大哥未再婚,對於老母親一直催二胎的事情,陳帆雖然也有無奈,但更多的是接受,畢竟,兩個兒子,一個兒子婚姻不順,家也散了,那麼,老母親的心思自然要轉移到另一個兒子身上。
原本陳帆想的是,先忍一忍,等女兒上了幼兒園,他讓老母親回老家,到時就沒人在他耳邊提二胎了,可誰知,母親非但沒有回老家的打算,反而一直堅定地表示「得有個孫子,她還等著要繼續幫帶孫子呢」。
老母親要孫子的心情,陳帆和妻子可以理解,畢竟老一輩人,「養兒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哪能輕易被改變?可老母親認為「女兒無用,終是別人家的人」的觀念,讓陳帆忍不下去。
上周二,陳帆的女兒過三周歲生日,當天,陳帆和妻子特意早早下了班。本來小兩口計劃的是,帶女兒到外面飯店過一個生日,到時吃過晚飯再去遊樂場玩一玩,順便再買兩件衣服,畢竟女兒就要上幼兒園了,在她上學以前,讓她有一個難忘的生日。
未曾想,老母親很是反對,老人家覺得還只是孩子,沒必要那麼鋪張浪費,從小到大過生日都能在家吃飯、吃蛋糕,怎麼三歲了就那麼特殊?再者,女孩子沒必要非得學別人所說的「富養」,一來她還小、也不記事,一味的慣著她,只會把她寵壞;二來,女孩子終究是要嫁出去的,如果嫁得遠了,那在她身上投的資,能不能收回來還不一定。
「你們不是整天都在說攢錢嗎?不是還想著經濟條件好了再要一個孩子嗎?怎麼還那麼大手大腳?不是媽說話不中聽,自古以來,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孩子畢竟靠不住,早晚都是別家的人,你給她花再多,也沒啥用,都是在幫別人培養,哪像男孩子啊!帶進家一個媳婦,到時還給家裡再多添點人口,父母就算再累、花錢再多,心裡也是喜滋滋的。聽媽的,能省就省著點啊,到時養倆孩子壓力大著呢!」

老母親的話,讓陳帆的妻子瞬間就變了臉,她一句話未說,拉著女兒就去了臥室。
見此狀,陳帆也有些生氣,他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儘量用平和的語氣勸母親,當著孩子的面,不要把話說那麼直!
「媽,再怎麼說,那是您親孫女,是您兒子的親閨女,您怎麼能這樣說她?是,在咱老家,沒有兒子是被人看不起,但您也要考慮一下我們吧?我和倩倩養著孩子還沒說啥呢,您怎麼能說孩子是給別人養的!您讓孩子怎麼想?讓倩倩又怎麼想?以前,您催二胎,我們都不往心裡去,因為想著您是長輩,觀念一時改不了,不能太和您計較,可您不能把我們的忍讓當作空氣吧?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女孩不如男孩的,我就直說吧,我自己家的事自己做主,您以後就別管那麼多了!」
聽到陳帆這樣說,老母親當場就發火了,「你那麼有能耐,當初為啥讓我過來帶娃?我幫了你們三年,把孫女拉扯這麼大,連說一句公道話的權利都沒有嗎?你哥不知道啥時候能再婚,你這裡就只有一個閨女,人家在背後都說咱家要絕戶了,你知道嗎?我哪裡說得不對了,女孩子長大了肯定就要嫁人的,到時候家裡沒有一個兒子能行嗎?你們年輕人咋想的我管不著,反正我們老一輩都知道養兒防老、積穀防饑,你多少要顧及我們老的一下吧?我那個年代,都能養活兩個孩子,怎麼到了你這裡,養倆孩子還都養不起了?別給我說那麼多新奇的藉口和理由,我就知道,咱家肯定得有個孫子的!」
見母親一副咄咄逼人的語氣,再想到大哥的現狀,陳帆覺得自己也沒必要再「藏著掖著」了,他怒氣沖沖地懟了一句,「媽,您怎麼還敢提大哥?如果不是您「孫子長、孫子短」的,大哥會成現在這樣嗎?大哥因您離了婚,難道非讓我也離嗎?您能不能別那麼強勢,光想讓我們聽您的!您把自己過得好好的不行嗎?非操心那麼多幹啥呢?倩倩是好脾氣,您一直催我們生二胎,她都沒說過啥,如果她像我大嫂那樣的脾氣,我家是不是也早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