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生女下嫁六年,我沒給過一分錢:在婆家沒地位,守不住娘家資產

導語:
提起獨生子女,大多數人的反應都是:有錢、有愛。
不可否認,和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比起來,獨生子女享受了父母全部的愛和資源,甚至有不少的獨生子女,從小就被灌輸「父母打拚而來的所有東西都是你的。」
對於獨生子女來說,因為家裡就他這一個孩子,父母可謂是把關注點都放在了他的身上,對他稱得上是毫無保留地付出。可也正是因為父母過分地寵愛,只知道在物質上「富養」,有些獨生子女長大成人以後,養成了自私自利、說一不二的性格。
特別是在婚姻大事上,有不少的獨生子女,被父母「保護」的太好了,不食人間煙火,更不懂得婚姻真正的意義,單純地認為婚姻就只是兩個人的事,為了所謂的愛情,不惜悖逆父母、放棄親情。仗著父母就只有他,絕對不會捨得對他不管不問,肆意地傷害父母的心。
這樣的獨生子女,可能會撞了南牆後才醒悟、才會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也可能自始至終都不會認識到自己的錯,把自己過不好全都歸咎於父母不幫自己。
陳阿姨的獨生女,就是因為從小到大太被嬌寵了,做事全憑個人喜好,只要她自己認定的事,別人怎麼說也聽不進去。她不顧陳阿姨苦口婆心的規勸,執意下嫁,婚後的日子,非但沒有過成她嚮往的那般美好,反而是一地雞毛,就連她整個人,看起來都憔悴、蒼老了很多。
不過,即便如此,陳阿姨也不願幫扶女兒,女兒下嫁六年,她沒給過一分錢,有些親戚和朋友看不過去,勸她讓讓步、幫一下女兒,但她就是不願意,且表示以後會不會改,還要看女兒的表現。

陳阿姨的自述:
我知道有些人背地裡肯定會說我狠心,眼睜睜看著自己唯一的女兒吃苦受累,一分錢都不願意幫,還覺得我女兒肯定會記仇、會恨我,以後等我和老伴兒老了,女兒一定不會管我們。
可我不害怕,且問心無愧。
說實在的,我的這個女兒,她真的是扶不起來,也不值得我和老伴兒不遺餘力地幫她。
六年前,女兒執意要嫁給現在這個女婿,一點也聽不進我和老伴兒的話,甚至為了逼我們同意,她和女婿「私奔」了大半個月,而且放了話,稱什麼時候我點頭同意了婚事,她什麼時候再回來。
我自己的女兒自己了解,她有主意、脾氣也倔,以前我總覺得女孩子獨立一些、有自己的想法是件好事,誰知道,在婚姻大事上,女兒怎麼就轉不過彎兒,就那麼的執拗、那麼一根筋了呢?
沒辦法,總不能逼的女兒還沒結婚,肚子裡就帶個孩子吧?那樣,只會被男人拿捏,只會被婆家更看不起。
我懶得再多說,也不想再做無謂的掙扎,最終妥協,不過,我那時也提了個條件,就是:既然是女兒一門心思想嫁的人,既然她沒有聽從我和老伴兒的話找一個門當戶對的,那麼,她的婚事,別指望我和老伴兒會出一分錢。年輕人不是崇尚自由、認為自己的婚姻就該自己做主嗎?既如此,那就自己操辦自己的婚事吧!
女兒不把我說的條件放在心上,沉浸在要嫁給所愛之人的喜悅里,一臉天真地向我承諾:媽,你放心!我們倆就算不靠你和爸,也會闖出一番天地!我相信小君的為人,更相信我們一定能過上好日子的!你不要太勢利眼了,覺得所有家庭條件不好的人就是沒出息,莫欺少年窮啊!

我苦笑了一下,再沒有給女兒說任何話。
有什麼用呢?年輕人沒吃過苦,沒經過社會的毒打,總以為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靠努力、靠拼去贏得,總覺得有情能飲水飽,那就給她一點時間,讓她親自去驗證吧。
不過,我倒真不是看不起我的這個女婿,而是覺得我們兩家家境差距太大,以至於價值觀肯定也會不同,這樣的話,婚後在一起過日子能順順遂遂的嗎?
我家雖然不是大富大貴,但我和老伴兒都是體制內,現如今,我們都退了休,兩個人的退休金加在一起將近九千塊錢,足以讓我們在一座三線城市生活很好了。
女婿家呢,就有些讓人失望了。
他家在北方的一個農村,有一個同樣未成家的哥哥,在省會城市上班,父母呢,都在務工,只有農忙時才會回老家住一段時間。
這其實不是最讓我在意的。
我女兒把女婿帶到家見面,說要結婚時,我老伴兒不放心,害怕女兒被騙,曾抽了個時間和女兒一起去女婿家看了看。
女婿所在的村子裡,差不多家家都蓋起了二層小樓,只有女婿家裡,還是老房子;不僅如此,他家裡髒且亂,明明不常住人,但屋子沒有一點無人住的整潔;尤其是家裡的旱廁,根本就讓人無處下腳。
老伴兒本來對於我強烈反對女兒的婚事還有些不滿,他覺得女兒不是一個拎不清的,有自己的判斷,且還是成年人了,知道對自己負責;可他從女婿家回來後,就徹底改變了想法,堅決地和我站統一戰線。
為什麼呢?
他覺得,髒亂差的家庭,多半都是懶,而且肯定也會瞧不上別人比他更勤奮、更整潔,女兒自幼愛乾淨,不說有潔癖,至少到了女婿家的那個環境里,她肯定適應不起來。那一次兩次婆家可能會包容她,時間長了會不會覺得她矯情、還會讓著她嗎?
雖然女兒信誓旦旦地承諾結了婚和公婆分開住,不常回婆家,但是親家總有看女婿的那一天吧?也總有在女婿家生活的那一天,不可能女婿結了婚,為了讓他遷就女兒,就徹底和親家斷了關係吧?太不現實了!
女人嫁人,可不僅僅是嫁給了男人,更是嫁給了一個家庭,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兩個人成長環境不同,家庭關係也不一樣,對事情的認知和處理方式肯定也不同,長時間在一起生活,一定會出現一方「跟不上」另一方的情況,到時,必然會有大矛盾的。
然而,不管我和老伴兒怎麼給女兒分析利弊,最終都沒能阻止她的這門婚事。

好在女婿家裡還像點話,雖然沒有彩禮,婚宴辦的也十分簡單,但他們花了將近15萬在他們的省會城市首付了一套70多平的小房子,並沒有一毛不拔。
我本想著只要婚後女婿和女兒踏踏實實的過日子,女婿以及親家能像女兒說的那樣,一直都對她好,那我會低頭,會為之前自己的偏執而道歉,更會出錢幫一幫,畢竟不管咋說,都是自己辛苦養大的孩子,哪能生了點氣就再也不管了呢。
可沒想到的是,女兒結婚才一年,女婿和女兒的婆婆就露出了真面孔。
那是女兒剛生外孫女不久,親家見女兒生的是女孩,不顧我在場,當即就拉著臉數落了我女兒。親家的意思是,她一生要強,比村子裡很多人都有出息,接連生了倆男孩,可到了我女兒這裡,第一胎就不能讓人如意!真是窩囊、不爭氣!
那個曾為了嫁給愛情,敢給我和老伴兒吵架、甩臉色、大發脾氣的女兒,此刻到了親家面前,就像一隻溫順的小綿羊,對於親家的「羞辱」,沒有任何的辯解不說,只知道低著頭默默地抹眼淚兒。
而她口中那個對她好、會讓她過好日子的女婿呢?要麼就不說話、裝沒看見,要麼就是和稀泥,說親家也是為了他們小兩口好,我女兒也該領情。
我看不過去,說了句「啥年代了,還那麼重男輕女,家裡是有皇位嗎?剛生完孩子,你們可以不安慰、不關心、不心疼,但別刻意傷害」,誰知道,親家沒說啥,女兒卻慌忙地攔住了我,讓我別說那麼多、別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