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飯點婆婆就耳聾,小叔子一家掐點到,我加樣東西,他們老實了

2025-03-14     楓葉飛     反饋

一到飯點婆婆就耳聾,小叔子一家掐點到,我加樣東西,他們老實了

我叫王秀蘭,今年45歲,初中畢業後就沒再繼續上學了。家裡窮,父母供不起我讀書,早早地把我送去鎮上的縫紉鋪學手藝。

後來經人介紹,嫁到了一個小縣城,丈夫劉建國比我大三歲,在縣裡的自來水廠上班,工作穩定,工資不高但勝在旱澇保收。

結婚二十年,我們有一兒一女,女兒劉婷婷已經出嫁,兒子劉明還在上大學。這些年,我一邊在家照顧孩子,一邊在縣城的菜市場租了個小攤位賣早點,起早貪黑,掙點辛苦錢補貼家用。

丈夫的工資不高,家裡的開銷大,尤其是供孩子上學,哪一樣都得花錢。

日子雖然緊巴巴,但我認了,畢竟是自己的小家,苦點累點都不算什麼。可讓我最受不了的,是婆家的那一攤子事。

婆婆住在我們家,她今年72歲,身體還算硬朗,就是特別偏心。小叔子劉建軍比我丈夫小五歲,結婚早,孩子也大了,如今一家三口住在縣城的另一頭。

他和弟媳婦在鎮上開了個小超市,生意還過得去,家裡條件比我們好得多。

可他們卻特別會算計,每次到吃飯點就往我們家跑,來了就坐下吃,吃完拍拍屁股走人,連碗都不洗一個。

最讓我氣不過的是婆婆,每次一到飯點,她就裝聾作啞,完全當沒看見小叔子一家掐點來蹭飯。

我明里暗裡提醒過她,可她總是笑呵呵地說:「一家人,吃頓飯怎麼了?你們是親兄弟,飯多了吃,少了添,計較那麼多幹什麼?」

可我心裡清楚,婆婆這不是不懂,而是偏心小兒子。我和丈夫辛苦賺錢養家,她卻把家裡的糧食和菜往小叔子家送,甚至還偷偷塞錢給他們。一碗水端不平,讓我這個大兒媳活得太憋屈了。

這樣的日子,我忍了很多年,可最近發生的一件事,徹底讓我寒了心,也讓我下定決心,不再忍氣吞聲。

那天是周六,兒子難得從學校回來,我特意去市場買了他愛吃的紅燒肉,還燉了一鍋排骨湯。飯菜剛擺上桌,小叔子一家掐著點就來了,跟往常一樣,一進門就笑嘻嘻地拉著婆婆說話,眼睛卻直勾勾地盯著飯桌。

「哎呀,嫂子,今天這麼豐盛啊!」弟媳婦王麗眼睛一亮,順手就給自己夾了一塊紅燒肉,放進嘴裡嚼得香噴噴的。

我忍著火氣,勉強笑了笑:「今天劉明回來,特意做的。」

「是該好好補補,孩子上學不容易。」婆婆在一旁附和,但手裡的筷子卻不停地往小叔子的碗里夾菜,完全沒顧上她孫子的份兒。

兒子臉上的笑容僵住了,低頭默默扒飯。我看在眼裡,心裡像堵了一塊大石頭。

小叔子家條件不差,平時吃得比我們好多了,可每次來,婆婆總是把最好的東西往他們碗里夾,生怕他們吃虧似的。

更讓我氣憤的是,弟媳一邊吃飯,一邊開始打聽我買菜花了多少錢,甚至還問我:「嫂子,這肉哪兒買的?下次買多點,給我們也帶點唄。」

我心裡冷笑,心想你們家條件好得很,自己不會去買嗎?可面上還是忍著,說:「市場上都有,自己去看看吧。」

弟媳撇了撇嘴,沒再說話,但吃得更起勁了。

這樣的事情不是一次兩次了。以前,我還想著忍一忍,畢竟是一家人,可是這幾年,婆婆的偏心越來越明顯,而小叔子一家也越來越過分,完全把我們家當成了他們的食堂。

前年冬天,婆婆生病住院,我和丈夫輪流照顧她,夜裡都是我守著,端屎端尿,累得腰都直不起來。

小叔子一家呢?只在婆婆住院的第一天來了趟,帶了一籃子水果,拍了幾張照片發朋友圈,裝模作樣地說「媽,我們一定會好好照顧您」,然後就再也沒露面。

婆婆出院後,我原以為她會對我們多些感激,可沒想到,她竟然把我和丈夫給她交的醫藥費偷偷還給了小叔子,讓他拿去付孩子的補課費!

我知道後,氣得手都在抖,質問婆婆,她卻理直氣壯地說:「你們家條件一般,反正建國的工資也能養家,可你弟弟家的孩子要上重點高中,補課費貴著呢,我這個做奶奶的,不幫還能指望誰?」

我聽了只覺得心寒,忍不住反問她:「那媽,我們的孩子就不是您的孫子嗎?」

婆婆被我問得一愣,隨即皺眉道:「你咋這麼計較呢?一家人哪有分得那麼清楚的?」

就是這句「一家人」,讓我徹底明白了,在婆婆心裡,我們家就是該付出的一方,而小叔子家則是該被照顧的。

我不想再忍了,也不想讓兒子再受這種委屈。於是,那天晚上,我和丈夫商量了一番,決定給小叔子一家一個「教訓」。

第二天,我特意去市場買了一斤最辣的朝天椒,剁碎了拌進紅燒肉里,又在排骨湯里多加了點花椒和姜,讓味道更刺激一些。

到了飯點,小叔子一家果然又來了,婆婆還笑著招呼他們:「快坐快坐,今天秀蘭又做了一大桌子好菜!」

弟媳迫不及待地夾了一塊紅燒肉放進嘴裡,剛嚼了兩下,臉色就變了,猛地站起身,嘴裡「嘶嘶」地吸著氣,直奔廚房找水喝。小叔子也吃了一口,頓時被辣得眼淚直流,連聲喊:「嫂子,這肉咋回事?這麼辣!」

我裝作無辜地看著他們,說:「啊?不會吧?我嘗嘗。」然後自己夾了一塊放進嘴裡,若無其事地嚼了嚼,說:「挺好的啊,可能是最近天氣冷,我就放了點辣椒,暖暖身子。」

婆婆見小兒子被辣得不行,連忙怪我:「秀蘭,你做飯咋不提前說一聲?你弟弟他們吃不了辣的!」

我冷笑著看了她一眼,淡淡地說:「媽,我家口味重,以後要是不喜歡,可以不來吃。」

小叔子和弟媳的臉色都變了,弟媳更是氣得放下筷子,拉著小叔子就走,嘴裡嘟囔著:「不就是頓飯嘛,至於這樣嗎?」

他們走後,婆婆臉色很不好看,埋怨我:「你太過分了,都是一家人,至於這樣嗎?」

我放下筷子,看著她,緩緩地說:「媽,既然是一家人,為什麼您從來沒想過,建國也是您的兒子,明明是我們在養著您,可您卻總想著給小叔子家貼補?我們家就不是家了嗎?」

婆婆被我懟得啞口無言,臉紅了又白,半天沒說話。

從那天起,小叔子一家再也沒厚著臉皮來蹭飯了,婆婆雖然還是心疼小兒子,但至少不敢再明目張胆地偏心。

這件事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有時候,善良和隱忍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適當地立規矩,才能讓人有所忌憚,不敢再隨意欺負你。

楓葉飛 • 139K次觀看
楓葉飛 • 5K次觀看
楓葉飛 • 9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宗先紀 • 6K次觀看
武巧輝 • 6K次觀看
武巧輝 • 3K次觀看
武巧輝 • 6K次觀看
宗先紀 • 4K次觀看
宗先紀 • 6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楓葉飛 • 4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2K次觀看
宗先紀 • 2K次觀看
楓葉飛 • 3K次觀看
高宏浩 • 2K次觀看
高宏浩 • 3K次觀看
高宏浩 • 2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