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球鞋撕裂」事件,耐克球鞋的質量問題再次曝光在大眾面前。
其實早年採訪時,喬丹也曾直白的說過,在簽約耐克之前,自己從未穿過耐克的球鞋,而是經常穿匡威或阿迪達斯的球鞋。也就是說除去代言的原因,喬丹並沒有把耐克籃球鞋作為自己的選擇。
1984年,美國的鞋業競爭激烈,當時的耐克公司在經營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耐克的老總孤注一擲將公司的命運寄托在一個21歲的NBA新秀身上,這個人就是耐克最成功的代言人-籃球飛人喬丹。
當時耐克慧眼識珠,看出了喬丹身上的潛力。但當時的喬丹早已有了意中人-阿迪達斯,可惜這是一場單相思。阿迪主打歐洲市場,而足球才是歐洲影響力最大的運動,對於遠在大西洋彼岸美國市場上的籃球運動阿迪達斯並沒有看上。也就更不願費心思簽約一個20歲的新秀。就此阿迪達斯做出了一個近數十年最大的決策錯誤,也間接的使得耐克有了崛起的機會。
耐克對喬丹這位阿迪達斯的鐵粉使出了金錢加感情的組合拳。面對喬丹的多次拒絕,耐克公司製作了一個喬丹的籃球短片送給喬丹的父母,讓其說服喬丹坐到談判桌上。喬丹也很感動,隨後與耐克會面。耐克也很大方地給出了5年250萬美元的代言合同(在當時無疑是一筆巨款);並且以喬丹形象創立個人品牌,從每雙銷售處的喬丹系列運動鞋中給予喬丹提成。當時還沒有出現「個人運動鞋品牌」這個先例,喬丹也成為了第一個擁有個人運動鞋品牌的人。
藉助著喬丹的成名,耐克也一舉成為了全球最大的體育用品公司。
耐克也以解聘一名8年老員工作為處理方式。但是這次球鞋撕裂事件在鞋業的震動,不亞於當年易建聯在CBA賽場更換李寧球鞋事件。無論錫安因耐克球鞋受傷還是易建聯穿耐克球鞋更舒適,這都是球員習慣的選擇。還是那句話「鞋子好不好只有腳知道」,只是希望球鞋製造商可以通過提升技術、提高質量,製作出更安全舒適的鞋子,幫助運動員提高成績。